鋼絲繩芯輸送帶硫化流程

硫化接頭用設(shè)備及材料
硫化器:硫化接頭用硫化器必須是通過鑒定,證件齊全的合格產(chǎn)品。在有瓦斯、煤塵爆炸危險的場所硫化接頭必須使用具有防爆性能的硫化器,否則必須有嚴(yán)密的安全措施。
膠料:膠料包括復(fù)蓋膠(面膠),芯膠和膠漿。為保證硫化接頭質(zhì)量,膠料一般應(yīng)選用原皮帶廠指定膠料。若采用其它廠的膠料,必須事先做一個硫化接頭送權(quán)威部門進(jìn)行抗拉強度測試,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。
膠料應(yīng)在使用前到廠家購置新配置生產(chǎn)的。若存放期不超過三個月,且存放得當(dāng)(溫度在25°以下,避免陽光直射,遠(yuǎn)離熱源,無油脂類物質(zhì)污染),外觀無異常變化,可直接使用。若存放期超過三個月,使用前必需進(jìn)行鑒定,確認(rèn)未失效后方可使用。
工具及輔助材料
硫化接頭需用的工具和輔助材料見表一。
序號 | 名稱 | 數(shù)量 | 技術(shù)要求 |
1 | 工作臺 | 2個 | 木制厚度≥50mm,寬度>帶寬500mm。 長度>接頭長度0.6m。 |
2 | 夾板 | 4付 | 提前制作。 |
3 | 墊鐵 | 2根 | 鋼質(zhì)、比待接膠帶薄0.5-1.0mm寬為50-100mm,長度>接頭長度400-500mm |
4 | 水銀溫度計 | 12-15支 | 測溫范圍-50-250℃。 |
5 | 白鐵皮 | 2張 | 厚度0.5mm。寬度100mm,長度為熱板寬度 |
6 | 活板手 | 2把 | 10寸-12寸。 |
7 | 游標(biāo)卡 | 1把 | 刻度范圍0-250mm |
8 | 鋼卷尺 | 2個 | 長度范圍10m |
9 | 不銹鋼板尺 | 2把 | 長度范圍1-1.5米 |
10 | 直角尺 | 1把 | 400×500mm |
11 | 螺絲刀 | 2把 | 14″—16″ |
12 | 斷絲鉗 | 2把 | 規(guī)格20″ |
13 | 軟軸砂輪機 | 2臺 | 砂輪片直徑150mm |
14 | 刀具 | 20把 | |
15 | 電工鉗 | 2把 | 規(guī)格:8″ |
16 | 油石 | 5塊 | 粗、細(xì)兩種 |
17 | 油刷 | 4把 | 6″ |
18 | 粗砂布 | 20張 | |
19 | 線繩 | 20m | φ1-3mm |
20 | 粉線包 | 1個 | |
21 | 紅色臘筆 | 數(shù)支 | |
22 | 橡皮手套 | 8雙 | |
23 | 線手套 | 8雙 | |
24 | 新毛巾 | 數(shù)條 | |
25 | 水盆 | 4個 | |
26 | 白細(xì)布 | 12m | |
27 | 120#汽油 | 25kg | 25kg/每接頭 |
28 | 玻紙 | 數(shù)張 | |
29 | 熱風(fēng)機 | 1臺 | 1000W左右 |
硫化接頭前的準(zhǔn)備工作
硫化場地的選擇
硫化接頭地點要選擇在峒室(巷道)寬敞平坦、運輸便利、風(fēng)速小、空氣中濕度小、溫度低、煤塵少的地方。硫化接頭前一班應(yīng)對硫化點前后20米的巷道進(jìn)行沖塵處理,并盡可能的在硫化點上方搭建一掩棚。嚴(yán)禁在頂板破碎、淋水、煤塵大、風(fēng)速大、濕度大的地方硫化接頭。
固定皮帶、搭建工作臺
若對使用中的皮帶重新做頭,應(yīng)將待硫化接頭的皮帶移至硫化點,先用皮帶卡子將一側(cè)皮帶固定好,然后提皮帶,使接頭處存在有足夠接頭用的富裕皮帶。z后再將另一側(cè)皮帶固定好。固定皮帶的卡子要足夠多,確保皮帶不會滑動。
皮帶固定好后即可拆除硫化點皮帶機上托輥,搭建工作臺,并將硫化器底座和下熱板放在工作臺上。
硫化接頭作業(yè)程序及工藝
接頭搭接形式和長度的的確定
接頭形式和接頭長度的選擇可遵從膠帶廠家提供的形式和參數(shù),也可根據(jù)膠帶系列和膠帶抗位強度從表二或表三中查得。接頭形式和接頭長度真接影響接頭的抗拉強度,嚴(yán)禁隨意改變。
表二 GX系列各型鋼絲繩運輸帶鋼絲繩抽出力、搭接長度和接頭長度
膠帶型號 | GX | GX | GX | GX | GX | GX | |
kg/cm | 1250 | 1600 | 2000 | 2500 | 3000 | 3500 | |
鋼絲繩直徑Dmm | 4.5 | 6.1-6.4 | 6.1-6.4 | 7.1-7.4 | 7.6 | 8.3 | |
強度p.kgf/根 | 1450 | 3410 | 3410 | 4550 | 5680 | 6700 | |
抽出力kgf/cm | 56 | 86 | 86 | 102 | 110 | 115 | |
鋼絲繩搭接長度系數(shù)K | 1.3 | 1.5 | 1.5 | 1.5 | 1.5 | 1.5 | |
鋼絲繩搭接長度S′mm | 400 | 600 | 600 | 700 | 800 | 900 | |
Ls mm 接頭長度 | 一級搭接 | 560 | 760 | ||||
二級搭接 | 1610 | ||||||
三級搭接 | 1460 | 2060 | 2060 | 2360 | 2660 | 2960 | |
四級搭接 |
表三 ST系列各型鋼絲繩運輸帶鋼絲繩抽出力、搭接長度和接頭長度
膠帶型號 N/mm | ST 1250 | ST 1600 | ST 2000 | ST 2500 | ST 3150 | ST 4000 | |
強度PN/根 | 15955 | 20426 | 25397 | 40000 | 50400 | 71429 | |
抽出力N/cm | 686.5 | 735.5 | 833.6 | 980.7 | 1078.7 | 1168.8 | |
鋼絲繩直徑Dmm | 4.5 | 5.0 | 6.0 | 7.5 | 8.1 | 9.1 | |
鋼絲繩搭接長度系數(shù)K | 1.4 | 1.5 | 1.5 | 1.5 | 1.5 | 1.5 | |
鋼絲繩搭接長度S′mm | 400 | 450 | 500 | 650 | 740 | 940 | |
Ls mm 接絲長度 | 一級搭接 | 560 | |||||
二級搭接 | |||||||
三級搭接 | 1460 | 1610 | 1760 | 2210 | 2480 | 3080 | |
四級搭接 |
標(biāo)畫接頭線
接頭形式和長度確定后,即可在接頭皮帶上標(biāo)劃接頭線
標(biāo)中心線:為防止膠帶偏斜,必須準(zhǔn)確的找出膠帶中心線?,F(xiàn)場常采用三點連線法,即在皮帶端頭附近選擇皮帶完整的地方找出三處橫向中點(兩點間的間距大于一米)連成直線,用小刀或蠟筆畫出,以防擦掉。如下圖(圖1)所示:
畫出接頭線,如圖2-a、圖2-b所示
帶頭剝離
沿圖2所畫虛線用刀橫向割開膠帶上下兩面復(fù)蓋膠深度達(dá)鋼絲繩,但不可觸及或損傷鋼絲繩,并將該頭拖到工作臺上。
用刀具沿兩根鋼絲繩間隙把帶頭膠割開,割至虛線處。帶頭全部割成四方形條狀。再把內(nèi)裹鋼絲繩的四方形條帶上的橡膠全部用刀具削去,鋼絲繩上所剩橡膠越少越好。但削鋼絲繩上橡膠時嚴(yán)禁損壞鋼絲繩鍍層。嚴(yán)禁采用電工鉗夾緊鋼絲繩頭硬將鋼絲從橡膠中抽出的辦法剝離。
將鋼絲繩按順序排列在工作臺上。
裁斷鋼絲繩
根據(jù)選定搭接形式、搭接長度確定每根鋼絲繩的長度。畫線做好標(biāo)記,用斷線鉗根據(jù)標(biāo)記將鋼絲繩裁斷成要求的長度。
三級搭接形式鋼絲繩裁留尺寸如下圖5-a、5-b;
切割斜坡面
斜坡面有兩種形式,即傳統(tǒng)斜坡面(圖6-a)和錯位斜坡面(圖6-b)。相比之下錯位斜坡面可有效預(yù)防接頭處接縫開裂,但工藝較復(fù)雜,現(xiàn)場可尺量采用。
打磨
用粗砂布逐根打毛剝出的鋼絲繩,在不使鋼絲繩受損的前提下,z大限度地將附在鋼絲繩表面的殘余膠打掉。鋼絲繩根部的橡膠、斜坡面及鄰近斜面的復(fù)蓋膠表面(寬度約為30mm)用砂輪機細(xì)致地打成粗糙面。
打磨完畢后,將帶頭和鋼絲繩的膠末清除干凈,并將硫化機、工作臺清理干凈。
接頭成型
1.將兩帶頭鋼絲繩平鋪在硫化機下熱板上,且要對放,對放位置須使z長的鋼絲繩端頭與另一端帶頭鋼絲繩根部(斜坡面前沿)間距50mm。
2.重新校驗兩帶頭中心線、調(diào)整成一條直線。將兩帶頭用夾板固定定位。
3.將兩帶頭的鋼絲繩翻向兩邊,放在預(yù)先鋪好干凈的布上。
4.用干凈毛刷蘸120#汽油,涂擦干凈每根鋼絲繩和打磨過的橡膠表面(斜坡面)。待汽油揮發(fā)后,再均勻涂2-3遍膠漿。每次在涂下遍膠漿時,前遍漿必須晾干,若井下空氣溫度大時,晾干困難,則用熱風(fēng)機輔助吹干,以下工藝相同。
5.將復(fù)蓋膠的一頭裁成與帶體斜坡面相一致的斜接頭或直頭(另一頭暫不裁),并對正帶體的復(fù)蓋膠斜坡面上緣,鋪平放置在硫化機下熱板上。在這之前,下熱板預(yù)先鋪好面積足夠的干凈白布或玻璃紙。用毛刷蘸120#汽油將已鋪好的復(fù)蓋膠上面擦干凈。涼干后,將已用汽油擦洗干凈并已涼干的芯膠片貼在復(fù)蓋膠上壓牢。貼合時芯膠端頭也照斜坡下緣裁齊,芯膠端頭與復(fù)蓋膠端頭應(yīng)平行錯開一定距離,一般為20mm左右,但也可根據(jù)膠帶頭、斜坡面的角度作適當(dāng)調(diào)整。用毛刷蘸汽油清擦干凈芯膠表面,然后涂刷膠漿晾干。
6.借助另一皮帶頭斜坡面裁斷下復(fù)蓋膠和芯膠。
7.再找校一次中心線,調(diào)整或無錯時,將兩帶頭的中間一根或兩根鋼絲繩定位。
8.從帶頭中間向兩側(cè)逐根拉緊、拉直、擺放、排列均勻所有鋼絲繩,并保持各繩不得變位、變曲、拱起等。鋼絲繩排列方法嚴(yán)格按接頭結(jié)構(gòu)圖進(jìn)行。不同搭接形式的接頭結(jié)構(gòu)圖如圖9。
9.將原膠邊部位用芯膠填補,再將上芯膠片用汽油清擦一遍,干燥后均勻涂刷一遍膠糊,待晾干后將涂過膠糊的面朝下鋪貼在鋼絲繩上,帖到斜坡處,裁去端頭多余的膠片。
10.用汽油清擦上芯膠上面和上復(fù)蓋膠下面,待干燥后將涂擦面貼在一起,兩端斜坡面處的裁剪同前。
11.在膠帶兩側(cè)放出邊線,將寬出原帶體膠料割去。
12.用木錘將鋪好的膠片砸實砸平,排出膠片間的空氣。
13.在上復(fù)蓋膠與硫化機熱板間鋪放平整足夠多面積的白布或玻璃紙。白布或玻璃紙上面放置硫化接頭時間年月和編號的字符。
硫化工藝要求
1.頂好邊部墊鐵,墊鐵與接頭膠接觸面中間鋪墊玻璃紙或白布。蓋上熱板,安裝上橫梁,緊固螺絲并接通各管路。緊固橫梁螺絲的原則是:從中間一塊橫梁兩頭的螺絲同時緊起,向膠帶接頭兩端分別同時均勻地一塊一塊按順序緊固所有橫梁螺絲,然后從帶兩端向中間同時緊固橫梁螺絲。螺絲不要一次緊固到位,宜在循環(huán)緊固過程中漸漸到位,緊固程度適可而止。
2.用泵加壓,先冷壓5分鐘,其間可升降一至二次,以幫助排除接頭內(nèi)的空氣,然后放壓啟開上熱板檢查有無缺膠、產(chǎn)生汽泡等現(xiàn)象,若有則進(jìn)行修補、刺孔放氣,然后再合上熱板,緊固螺絲、加壓。
3.接通電路,加熱硫化,先低壓預(yù)熱3分鐘后升高壓,待溫度達(dá)到標(biāo)準(zhǔn)溫度開始計算硫化時間。正硫化時間內(nèi),注意壓力變化,保持壓力恒定。
4.硫化條件:
硫化溫度:145±2℃(相當(dāng)于45磅/英寸飽和蒸汽的溫度)
硫化壓力:1.8-2.8MPa。
正硫化時間:根據(jù)膠帶厚度確定(見如表四a、表四b)。
表四a GX系列鋼絲繩運輸帶正硫化時間和壓力
接帶 厚度 Mm | 硫化 溫度 ℃ | 正硫化 時 間 min | 接頭表面壓力 | |
MPa | Kgf/c | |||
19-20 | 145±2 | 35 | 1.8-2.8 | 18-28 |
23 | 40 | |||
27 | 45 | |||
28 | 48 | |||
29 | 51 | |||
30 | 54 | |||
32 |
表四b ST系列鋼絲繩運輸帶正硫化時間和壓力表
接帶 厚度 Mm | 硫化 溫度 ℃ | 正硫化 時 間 min | 接頭表面壓力 | |
MPa | Kgf/c | |||
13 | 145±2 | 30 | 1.8-2.8 | 18-28 |
16 | 35 | |||
17 | 35 | |||
18 | 37 | |||
20 | 37 | |||
22 | 40 | |||
25 | 45 | |||
26 | 47 |
5.揭鍋硫化后要有一個冷卻穩(wěn)定階段,自然冷卻到80℃以下時方可拆除硫化設(shè)備。
說明
(一)硫化接頭用汽油必須采用120#溶劑汽油或120#航空汽油,嚴(yán)禁用低標(biāo)號或劣質(zhì)汽油替代。
(二)若剝離鋼絲繩發(fā)現(xiàn)附膠和鋼絲繩已分離(即俗稱的“離骨”),必須將鋼絲繩上的附膠除凈,用120#汽油清洗干凈。涂刷膠漿次數(shù)要比鋼絲繩上有附膠時多三次以上。
(三)硫化時升溫要連續(xù),整個升溫時間應(yīng)不超過50分鐘。
(四)硫化過程中由于膠質(zhì)軟化后膠料凸凹互補以及加壓滲水等原因,壓力會不斷下降。因此,必須不斷補充壓力以保持壓力恒定。
(五)硫化后冷卻過程必須采用自然冷卻,嚴(yán)禁采用往硫化器上澆水強制冷卻的辦法。